当阳峪绞胎瓷,河南省修武县当阳峪村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绞胎瓷”又名“透花瓷”,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泥采用独特的绞胎手工技法相间揉合制胎成型、焙烧而成。瓷器花纹由胎而生,内外相通,里外相透,一胎一面,不可复制,被称之为“编出来的瓷器”,因其表里如一的特质也被誉为“瓷中君子”。
“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产于焦作当阳峪。北宋时期,当阳峪与当时的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陕西耀州并成为中国“四大瓷都”,是宋代北方著名陶瓷生产场地。极富地方特色的绞胎瓷,外观古朴典雅,采用太行山上特有的矸石和制瓷原料,绞胎瓷器花纹在制胎中预先形成,不饰雕琢,混然天成,成品瓷质轫性强,敲击声音清脆悦耳。绞胎瓷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工艺流程多,每道工序要求严格,是中国制瓷技术极其宝贵的一项文化遗产。
2014年11月,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绞胎瓷”又名“透花瓷”,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泥采用独特的绞胎手工技法相间揉合制胎成型、焙烧而成。其源于唐,兴于宋,千余年来在河南省焦作境内世代相传,因主要产于焦作当阳峪窑群区域,故俗称“当阳峪绞胎瓷”。
当阳峪宋代瓷窑遗址现存有宋崇宁四年(1105年)《德应侯百灵翁之庙记碑》,记载了当年当阳峪窑业繁荣的盛况,特别是焦作当阳峪窑系用绞胎、绞釉、剔花技法装饰的瓷器,以剔花著称,绞胎取胜,其风格独树一帜。
北宋时期,重要窑址在焦作修武当阳峪,人们评价绞胎瓷:“白如雪,红如朱,绿如翠,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花如锦,凝如脂,润如玉。”北宋靖康之变后,绞胎瓷的烧制戛然终止,其烧制工艺消逝在历史的风烟中。古代的绞胎瓷名品在国内外仅存60余件,成为稀世珍宝。
20世纪30年代,绞胎瓷因古玩商人的购售而流入京城,始为人知。
1951年及1962年,故宫博物院曾两次派陈万里等专家到当阳峪实地调查,并发表了《谈当阳峪窑》等两篇文章,文中指出:“在黄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阳之定、临汝之汝以外,没有一处能与当阳峪相媲美。”
在焦作市领导的重视下,生产碗盘等瓷器的修武县陶瓷厂担负起了这一重任,政府不但拨款挖掘开发当阳峪绞胎瓷,还成立了相关的研究机构。但是好景不长,因为市场低迷不赚钱,再加上技术方面的原因,到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项目半途而废。
1989年,柴战柱来到当阳峪瓷窑旧址,挖寻残片,走家串户购买,并依据这些碎片的纹理特点,开始试验烧制。
2002年,绞胎瓷烧制技艺恢复。当阳峪绞胎瓷传统工艺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绞胎陶瓷每一件产品都有其不同的纹理特色,其纹理结构只有相似,没有相同,它以独特的纹理结构和色彩变化在陶瓷产品中独树一帜,成为诸瓷之中的佼佼者,堪称制瓷精品。
绞胎陶瓷制作技术是当阳峪独特的工艺技术之一,绞胎是陶瓷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将形式美在瓷胎装饰方面推向极至.它利用陶瓷颜色的色彩,通过了作者的精心构思,进行揉合、排列和白泥或其它色泥,继成的纹理或图案,出现的亦真亦幻的艺术感染力,令人赏心悦目。
当阳峪的绞胎瓷,最早出现在唐代,那时的绞胎技术尚不成熟,多数绞胎的纹理则以乱纹、回纹为主,在瓷或陶的表面进行绞胎。所施的釉色多以低温黄鼬、绿釉为多见、瓷胎白较差。到了北宋时期,当阳峪的绞胎技术已十分成熟了,绞胎技术有了快速发展,工艺更趋成熟,瓷胎的白度有了很大提高,纹路技术也更加完美,而且表里如一。有席编纹、麦穗纹、羽毛纹、回转纹、木旋纹、流沙纹约十多种纹理的变化。
当代绞胎瓷的工艺水品更加精湛,纹饰也更加多样,根据中国当代唯一的绞胎瓷工艺美术大师杨峡的著作,我们可以知道绞胎瓷的纹饰可以分成16种基本纹饰。绞胎瓷的理论研究和工艺探索,河南焦作当阳峪也走在了最前沿。
传统绞胎工艺
绞胎是指将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通过各种复杂工艺在瓷胎里直接做出纹饰的瓷器表现手法,传统的绞胎工艺因为不成熟,在烧制过程中容易开裂,因此工匠们不会采用高温烧制绞胎瓷,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绞胎作品多为陶器。而且因为当时高温颜料技术的落后,烧制过程中颜色容易挥发,所以烧制的作品颜色较为暗淡。当代经过艺术家们的大胆尝试与研究,在焦作当阳峪已经可以做出玉质感很强的瓷器作品。
当代绞胎瓷工艺
当代绞胎瓷工艺突破了前人所面临的束缚,在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并且吸收了很多种其他艺术形式,使其面貌一新。由于高温颜料技术的进步,现在即使在高温下也能够烧制出颜色鲜艳的瓷器作品,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因此也就能够更好的被年轻人接受,更好的被年轻人传承。
绞胎瓷通过与雕刻艺术结合更能表现其材质美,通过与美术瓷结合可以做出更有收藏价值的艺术作品。设计上还可以借鉴青铜器,玻璃及玉器等更丰富了绞胎瓷文化内涵。
柴战柱,男,汉族,1964年出生,河南焦作人。2010年6月,被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焦作市市申报。